機器是否經(jīng)過翻新,新手單憑外觀是判斷不出來的,二手機外觀輕微瑕疵是基本現(xiàn)象,只要在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就可以。像聽筒灰塵和底部刮花都是正常現(xiàn)象,不足以說是翻新機,只是成色稍差一些的二手機而已。
往往是電池效率低,外觀達(dá)到99新的成色,這類機器才有翻新機的風(fēng)險。
以下的二手機收貨后的驗機步驟,適用于所有蘋果手機,檢測順序簡單說就是由外到內(nèi),分為手機外部和手機內(nèi)部兩個部分。
手機外部:包含屏幕 / 邊框按鍵 / 后蓋 / 攝像頭
手機內(nèi)部:各個硬件「面容指紋 / 攝像頭 / 揚聲器 / 藍(lán)牙 / WiFi...」
外觀檢查*簡單,都是一些用眼睛就能看到的直觀檢查。至于是否拆修過,對于新手檢查起來難度比較大,除非是長期接觸二手機的人,否則只能通過內(nèi)部檢測來排查。
打開全白界面(關(guān)于手機那)檢查屏幕正面有沒爆屏和四周有沒爆角,內(nèi)屏顯示是否正常,如果顯示異常,*時間找商家退換貨,因為一旦過了第二天,這問題就扯不清了「重要!」。
檢查音量和開關(guān)機鍵回彈是否靈敏,邊框成色是否在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再看邊框有沒彎曲變形,如果有變形,有可能高空重摔過,大概率存在隱性故障。
后蓋成色是否在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iPhone8代以上的手機為玻璃后蓋,仔細(xì)檢查正面的玻璃有沒爆裂,四個角玻璃有沒爆角。
檢查前置攝像頭是否進灰,如果有進灰,手機*大可能換過外屏,以蘋果的工藝技術(shù),車間正常生產(chǎn)的手機,是不可能進灰的。只有人工換外屏過程中,灰塵不小心進入才會導(dǎo)致。
檢測手機是否拆修過,*直觀的方法就是拆機查看,但對于用戶來說,拆機就等于自動放棄手機的售后保修權(quán)利,所以只能測試手機各項硬件來判斷。
拿到手機首先一定要重置手機,再插愛思查看檢測報告,避免買到ID機。愛思/沙漏功能檢測要正常,這些都是基本常規(guī)操作。
面容/指紋:Home鍵機器,在Touch ID與密碼 — 錄入指紋,檢測指紋靈敏度,故意用另一只沒錄制指紋的手指嘗試解鎖,看看機器會不會判斷錯誤。面容機器,在Touch ID與密碼 — 錄入面容,檢測面容靈敏度。如果面容功能不正常,或提示面容ID“移高移低”,手機大概率摔過或進水。
屏幕/觸摸:設(shè)置 — 顯示與亮度 中查看是否有“原彩顯示”功能。長按一個APP圖標(biāo),在屏幕隨意拖動,看圖標(biāo)會不會脫手。在APP「備忘錄」用畫筆工具在屏幕畫線,看是否出現(xiàn)斷觸現(xiàn)象。
震動馬達(dá):打開APP時鐘 — 鬧鐘,上下滑動調(diào)節(jié)分鐘時,震動反饋會非常明顯,說明正常。
揚聲器:登錄App Store「順便可以設(shè)置賬號」下載視頻/音樂軟件,播放音樂看看揚聲器有沒噪音和電流聲。
SIM手機卡:插卡看機器能不能讀信號,如果不讀卡,機器可能是「兩網(wǎng)通不支持電信卡」「卡貼有鎖機」「基帶壞無服務(wù)」。
聽筒/麥克風(fēng):打開「微信」發(fā)送語音,看收音是否正常。打開APP「語音備忘錄」錄段話看收音是否正常,和另一臺手機通話,看通話質(zhì)量有沒卡頓斷層,聽筒收音是否正常。
定位/感應(yīng):打開APP「地圖」看GPS定位是否正常,打開「水平儀/指南針」看功能能否正常使用,打電話用手遮擋屏幕上半部分,看屏幕是否自動息屏。
藍(lán)牙WiFi:隨便連接一個藍(lán)牙設(shè)備「音箱/耳機/手環(huán)/手表...」實在沒有就用另外一臺手機打開藍(lán)牙看能否正常匹配,連接WiFi功能和信號是否正常,如果信號特別弱可能拆機動到天線了。
相機部分:打開攝像頭,看屏幕有無黑點,遠(yuǎn)近對焦能不能對得上,閃光燈能不能打開,對拍幾張照片看成片是否顯示正常。
主板功能:打開相機 — 錄像,用后置攝像頭隨便錄一段長達(dá)30分鐘的視頻,再玩30分鐘游戲充分壓榨手機性能,排除隱性故障。
尾插/耗電:數(shù)據(jù)線插入尾插,看會不會松動和接觸不良,充電直至手機充滿,待機一晚看耗電量正不正常(正常耗電在10%以內(nèi) 建議放*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