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儀器設備的采購
分政府采購和自行采購
自行采購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1、供應商的資質評定
2、國內外銷售業績
3、售后服務
4、技術參數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5、耗材、試劑是否廣泛
6、儀器壽命
7、支付能力
當然以上的內容需要填寫記錄表格,如合格供應商的評價等。
儀器的選擇要根據規程/規范/標準等技術文件對設備的要求提出采購申請。
采購文件在發出之前,其技術內容應經過審查、批準。
申請信息盡可能詳細:諸如名稱、數量、金額、型號規格、測量范圍、準確度等技術指標、附件、軟件、制造商等。
國產計量器具-CMC生產許可證(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進口計量器具-《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形式審查目錄》中經過形式批準;標準物質-經批準的有證標準物質。
二、儀器設備的驗收
儀器設備的驗收是儀器設備購置過程的結束,也是設備常規管理的起點。
驗收是了解儀器設備的技術性能、建立原始檔案的過程。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準備工作:查找并熟悉技術標準,制定詳細的驗收方案(主要包括驗收哪些指標、采取什么方式、使用哪些標準物質),選擇有技術能力的專業機構或人員進行性能測試。
2、核對憑證:為確保購進的儀器設備與擬采購的儀器設備相符,應就裝箱單所述的生產單位、名稱、型號、規格、批號、數量等與采購單據進行核對,同時檢查其技術資料所描述的性能與所要求的技術指標是否一致。
3、實物清點:
3.1數量點驗和外觀檢查:檢查設備、附件、配件的數量是否正確,外觀是否完好,是否附有出廠合格證和保修單。
3.2內在質量檢查:重點在于計量性能是否滿足要求,功能是否正常。通常由選定的專業人員進行,對于大型、精密、貴重設備。通常由供應方派出技術人員進行調試,再有驗收方根據驗收方案確認測試結果。
4、驗收不合格時。
三、儀器的建檔
為了掌握儀器設備的技術狀態,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便于調查和分析檢測事故的原因,對儀器設備進行動態管理,建立完整的檔案是非常必要的。
具體內容:
1、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制造廠商、購置價格、購置日期、出廠編號、本單位固定資產編號、保管人、放置地點、儀器設備目前狀態(在用、停用、報廢);
2、說明書,若是外文說明書應有使用方法及操作部分的中文譯文;
3、儀器設備檢定/校準情況記錄,包括檢定/校準日期、證書、周期、檢定/校準單位;
4、購置儀器的申請、儀器裝箱單、儀器驗收清單、儀器驗收日期及驗收記錄、儀器啟用日期;
5、儀器設備使用記錄。維護保養記錄、期間核查記錄以及儀器設備損壞、故障、修理記錄、存放位置變更記錄和儀器設備報廢情況記錄等。
要特別做好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記錄,記錄本放在儀器設備附近。每次使用時要認真如實記錄使用日期、使用時間、使用人等,并定期將其歸檔,便于隨時了解儀器設備的狀態變化,確定其是否正常。
四、儀器設備的狀態標識
儀器設備的標識管理是檢查儀器設備處于受控管理的措施之一,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應實施標識管理。包括財產標識和狀態標識。
財產標識(略)
狀態標識:(點擊文字)
綠色標識:儀器設備經計量檢定/校準(包括自校準)合格。確認其符合使用要求。(合格)
黃色標識:儀器設備存在部分缺陷,但在規定范圍內可以使用。包括:多功能檢查設備,某些功能喪失,但檢測所用功能正常,且經檢定/校準合格的;測試設備某一量程準確度不合格,但測試所用量程合格的;降級后使用的儀器設備。(準用)
紅色標識:儀器設備目前不能使用,但經檢定/校準或者修復后可以使用的,不是實驗室不需要的廢品雜物。(停用)包括:儀器設備損壞的;儀器設備經檢定/校準不合格的;儀器設備性能無法確定的;儀器設備超過周期未檢定/校準的;不符合使用要求的。
有些與測量數據無直接關系的設備,如空調機、變壓器等,它們的功能正常,貼黃色標識不太合適,一般貼綠色標識,并加標“非計量”以示區別,有些直接用“功能正常”標記。
實驗室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設計校準狀態標識,并在相應文件中詳細說明其使用范圍和方法。
五、儀器設備使用和保養
使用:儀器設備的使用性能、使用效率、使用壽命不僅取決于購入時的技術因素,也要受到管理狀態、工作負荷、使用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編寫SOP(點擊文字):一般包括儀器名稱、性能用途、操作步驟、檢查方法(包括開機、關機、運行檢查和期間核查)、維護保養等。
2、合格的人員v需配備合格的管理人員、使用人員和維修人員,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和維修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掌握“管好設備用好設備、修好設備”和“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和會排除故障”“三好四會”
3、按照儀器設備的性能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和工作負荷。
4、為儀器設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溫濕度、防腐、通風、降溫等
5、建立健全儀器設備使用、管理的規章制度v安全操作規程、設備保養規程、事故處理制度、檢查評比及獎懲制度。
維護保養:儀器設備在正常使用中,由于外部、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如零配件的正常磨損、老化等,都會改變儀器設備的工作性能。為保證其正常運行,延長使用壽命,實驗室的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要認真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根據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分為兩類:1、例行的維護保養:該項工作是日常性的,儀器設備的保管或使用人員要經常實施清潔、防塵、充電措施,按期加以維護保養。2、特別維護保養:根據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在儀器設備運行中,對部分附件進行拆卸、修復、清洗、檢查、調整等。這項工作應由有經驗的專職人員進行。必要時生產商完成。
六、儀器設備的改造和報廢
改造:由于設備本身的缺陷,或根據工作擴展的儀器要求,需對設備進行改裝時,應進行可行性分析,由技術負責的人員對改裝方案進行審核,經批準后執行。改裝后要經過檢定/校準方可投入使用。
報廢:當儀器設備已無法修復,或不適用時應按規定程序辦理報廢手續。報廢設備應移除試驗現場,并及時給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