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繼電器在保護回路中的作用可將繼電器分為啟動繼電器、量度繼電器、時間繼電器、信號繼電器、出口繼電器和中間繼電器。
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于: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電路中。它一般是沒有主觸點的,因為過載能力比較小。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輔助觸頭,數量比較多。新國標對中間繼電器的定義是K,老國標是KA。一般是直流電源供電,少數使用交流供電。
中間繼電器結構
1.線圈裝在"U"形導磁體上,導磁體上面有一個活動的銜鐵,導磁體兩側裝有兩排觸點彈片。在非動作狀態下觸點彈片將銜鐵向上托起,使銜鐵與導磁體之間保持一定間隙。當氣隙間的電磁力矩超過反作用力矩時,銜鐵被吸向導磁體,同時銜鐵壓動觸點彈片,使常閉觸點斷開常開觸點閉合,完成繼電器工作。當電磁力矩減小到一定值時,由于觸點彈片的反作用力矩,而使觸點與銜鐵返回到初始位置,準備下次工作。
2.本繼電器的"U"形導磁體采用雙鐵心結構,即在兩個邊柱上均可裝設線圈。對于DZY、DZL和DZJ型只裝一個線圈,而對于DZB,DZS,DZK型可根據需要在另一個鐵心上裝以保持線圈或延時用阻尼片等。從而使線圈類型大不相同的繼電器都通用一個導磁體。
3.中間繼電器原理和交流接觸器一樣,都是由固定鐵芯、動鐵芯、彈簧、動觸點、靜觸點、線圈、接線端子和外殼組成。
中間繼電器作用
1.代替小型接觸器
中間繼電器的觸點具有一定的帶負荷能力,當負載容量比較小時,可以用來替代小型接觸器使用,比如電動卷閘門和一些小家電的控制。這樣的優點是不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節省空間,使電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較精致。
2.增加接點數量
這是中間繼電器*常見的用法,例如,在電路控制系統中一個接觸器的接點需要控制多個接觸器或其他元件時而是在線路中增加一個中間繼電器。
3.增加接點容量
我們知道,中間繼電器的接點容量雖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帶負載能力,同時其驅動所需要的電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間繼電器來擴大接點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應開關、三*管的輸出去控制負載比較大的電器元件。而是在控制線路中使用中間繼電器,通過中間繼電器來控制其他負載,達到擴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中間繼電器工作原理
中間繼電器的線圈裝在u形的導磁體上,導磁體上面有一個銜鐵,導磁體兩側裝有兩排觸點單片,在非動狀態下將銜鐵向上托起,使銜鐵與導磁體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當氣隙間的電磁力矩超過反作用力矩時,銜鐵被吸向導磁體,同時銜鐵壓動觸點彈片,使常閉觸點斷開常開觸點閉合,你完成了信號的傳遞。
中間繼電器接線
不同的繼電器接線方法會有些差異。下面介紹的是8個接線端子的接線方法。
5和6是一對公共端子,1和2是一對常閉觸點,3和4是一對常開觸點。7、8不通電時,5—6和1—2接通,通電后就會斷開1—2,而5—6不斷,再和3—4接通。
一般中間繼電器是雙刀雙擲開關,7—8端子接內部的線圈,使用時會并聯一個續流二*管,二*管接入時的*性和繼電器端子標注相反(8+接二級管的負*,7-接二級管的正*),達到預定值時,繼電器會工作驅動電路斷開,那一瞬間會因為自感電壓產生很高的的電流,而這個電流會流過續流二級管,而不會經過起到電路,從而保護了電路中的元件。
中間繼電器的選擇
1.考慮觸頭容量:即是允許通過的*大電壓(額定電壓)、電流;
2.根據需求選擇觸頭的數量、種類;
3.電磁線圈的電壓等級和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相等;
4.繼電器的操作頻率;
5.繼電器系統的工資制;
6.使用的環境、氣候等客觀因素;
以上便是對中間繼電器相關知識的介紹,如果您有這方面的需要,歡迎咨詢!